集团本部职工吴金蓉,是一个独自在扬州打拼的“95后”,疫情爆发,她主动要求上一线,“我就一个人在扬州,没有后顾之忧,我行让我上。”她主动承担了后勤员的工作。“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可否准备一些矿泉水和防中暑的药。”“收到,大家的需求我一定保障好。”吴金蓉虽是个女生,但是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收到志愿者的诉求后一上午跑超市药店买到了保障物资并送到服务点。她每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统计整理上报各项表格数据,报备各类信息,做好防疫物资分配和盘点。换新证需要核对志愿者身份信息,她一个一个电话详细询问每个志愿者个人信息、疫苗接种情况和所在小区封控状态,每天与下沉社区和网络志愿者电话沟通工作,手机经常打到没电。机关工委发放防疫物资,她主动前往帮助搬运;清肺排毒汤不够了,她联系中医院再申请一批;看到志愿者夜里值班有蚊虫叮咬,她暖心地添置了驱蚊水……她默默付出、全力支援,虽然辛苦但是脸上始终洋溢着年轻人的青春朝气,靠着自身的青春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让一线的志愿者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扬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乌塔沟VI标项目部职工王金铠,是一位98年出生的测量员小将。疫情爆发前他一直工地上,上次回家还是清明节扫墓,加上这次疫情,已有小半年没有回家了。疫情爆发后,他与工友们一起被困工地,项目部组建志愿服务队,他第一个报了名,一共配合仪征市新集镇光明村进行了3次核酸检测,每次接到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任务,他准时凌晨4:30从床上跃起,五点准时到达村部集合,领取村支书分配的任务,听取注意事项。一次次举起测温枪,为村里1800人测温,并叮嘱他们保持前后间隔,有序排队,一站便是10多个小时。虽然工作单调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他表示,仪征是项目部所在地,也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虽然目前没有感染者,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保护村民的安全,更好地为当地村民服务。
江苏叁山生态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盛露,是一名拥有12年党龄的党员,也是三岁双胞胎“宝妈”,居住封闭小区的她主动请缨支援社区,成为抗疫的一名战“疫”者。她第一时间报名,下沉社区参与新盛街道大刘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核酸检测点做“小红帽”,当“大白”;在物资配送组做“快递员”,当“安装工”;在巡视劝导组做“大喇叭”,当“话痨”。每天奔波穿梭于小区内各个志愿服务点,对自己负责的区域了然于胸,哪一户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上门服务,哪一户有独居老人或婴儿需要特别照顾,她都一一记在心中。
江苏叁山生态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王国玥平时热爱绘画。近日,她拿起手中的铅笔,创作了一批速写,将志愿者们协助社区管控、引导核酸检测、运送居民物资的身影定格于纸间。她用画笔记录下这些场景,以另一种方式为他们加油鼓劲。(党群部供稿)